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麻辣财经:消费回暖,餐饮收入上来了!

2020-12-04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转正”了,这次是餐饮业!

11月16日,10月份经济运行成绩单刚一发布,不少“眼尖”的网友便发现一个亮眼的数据:10月份,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有人感慨:“雨过天晴、万物复苏,餐饮业越来越兴隆啦。”有人笑言:“这成绩可是大家伙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其实,复苏的何止餐饮业,而是三百六十行;成绩不仅是“吃出来的”,更是咱们一天天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总结得好:10月份,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各项指标到底如何,咱们一睹为快!

工业和服务业较快增长,新动能持续增强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10月份,经济延续了稳定恢复态势,增长面在拓展,恢复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在改善,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付凌晖从四方面介绍了10月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和服务业运行平稳、较快增长。

先看工业。10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9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8%;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较1—9月加快0.6个百分点。从行业面看,4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实现增长,占全部行业八成以上;在61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27种产量实现增长,占比接近七成。

再看服务业。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4%,比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增长明显加快。构成服务业生产指数的8个大类行业中,有7个实现增长,其中5个行业的指数增速比上月加快。

——投资消费企稳回暖。

从投资情况看,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比1—9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10月份环比增长3.2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7%,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5.3%,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3%,比1-9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从消费情况看,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个月加快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商品零售34204亿元,增长4.8%,比上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正增长。

——生产要素趋于活跃,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流动。

看人流:10月份,全社会客运量降幅明显收窄;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游客数量已经恢复到上年同期七成以上。

看物流:10月份,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7.2%,其中公路货运增长8.9%。

再看资金流: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5%,其中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9.1%,连续4个月回升,体现出经济运行活跃度在上升。

——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新产业快速增长。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比1—9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等行业投资增长较快。

新业态增势良好。一些企业加快转型,持续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比1—9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新产品广受青睐。10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1%、38.5%、30.2%、28%、20.4%。

此外,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9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消费保持恢复态势,进出口贸易好于全球整体水平

“从需求来看,前期由投资带动的特征比较明显,10月份消费的跟进恢复对经济的持续性会产生良好带动作用。”对10月份消费特点,付凌晖作了解读。

一是消费的面在扩展,18个限额以上商品大类中,有17个实现了零售额增长,其中有9个大类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二是商品零售、服务消费均实现持续改善,说明消费信心有所增强;

三是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线下消费也在恢复,前10个月规模以上超市的零售额增长3%,百货店、专业店等零售额降幅明显收窄;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