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142座墓碑15年寻亲记 老民警为烈士们带回67个家庭

2021-01-18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142座墓碑15年“寻亲记”
  老民警余发海为原处荒野的羊楼洞烈士墓寻找家属,15年来为烈士们带回67个家庭

  老民警余发海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余生会和142座墓碑绑在一起。

  十五年前,55岁的余发海刚做完肾移植手术不到两年,病休期间,赤壁市政协文史委派他去考察一片子弟兵烈士墓群。墓群就位于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赤壁市羊楼洞村两公里外的老营盘茶山上。

  余发海至今记得,那是大片旷野山坡,荒草丛生,周围没有村庄,也没有道路。一阵风吹过,一个个碑头露了出来,“好像一个加强连埋伏在那。”  

  坟头高低不平,有的墓缺了一角,有的陷进土里,还有的墓塌了,压在地上。

  余发海扯了一把齐腰深的荒草,扎成一束,擦去碑上的青苔和灰尘,上面的字迹在岁月的风化和侵蚀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既有女兵、炮兵、步兵这些普通战士,也有班、排、营、团级干部。籍贯涉及全国24省份,118县市。牺牲的战士年纪最小的18岁,最大的52岁。

  他用手数了一下,15排,142座。

  在后来的十五年里,余发海为了探寻墓碑背后的秘密,寄出了100余封“查无此人”的信件,独自走了几万公里的“长征路”,为墓碑的烈士们带回了67个家庭。

  野坟是有据可查的烈士墓群

  2005年,余发海开始走访墓群附近的村民,发现羊楼洞村一直都有“他们究竟是英雄还是逃兵?”的疑问。

  一位88岁的村民回忆,年轻时学校曾组织扫墓,只是不知道里面埋葬的究竟是什么人。

  赤壁市政协文史委也多次收到老政协委员们的反映,说这片荒凉的子弟兵烈士墓群,不知是红军还是新四军?

  走访中,余发海认识了住在墓群旁的许家兄弟,附近的村民叫他们“守墓人”。

  75岁的许立君回忆,六十多年前,羊楼洞镇曾来过一大批抗美援朝回国的战士。在主干路几公里外的赵李桥镇,这批伤员被拉下火车,由担架队、车马队运送到第67野战医院进行治疗。

  许立君的大哥当时就是担架队的一员。那一年许立君不到十岁,他看到许多伤员。

  余发海得到这些线索后,找到了当年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在村子里拜访了一些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们已经八九十岁了,给余发海讲了很多关于墓碑上烈士和当年战争的故事。许多人仅有过一面之缘,便去世了。

  带着这些故事,回到家后,余发海开始四处査找档案资料,考察村史。在一本从地摊上淘来的《赤壁民政志》里,他发现了142位烈士的名单。

  最终确定,这里并非一片野坟,而是有据可查的烈士墓群,抗美援朝回国的伤员死去后一个一个被抬到这片荒地里,进行棺葬。

  他拿着书去墓地里,将书里的烈士名单与墓碑上的铭文一一进行比对,用红笔标出了每个名字所在的墓碑位置。其中有董存瑞的战友王喜奎、罗盛教的战友周兴良等。

  但仍有九位烈士不在名单上,他又在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回忆录中找到了这九位的名字,将他们补充在书旁白的地方。

  余发海将这些发现形成了一份报告呈交给上级政府,赤壁市民政局即与市人武部、市公安局三家联合发起了为142位子弟兵烈士找家乡寻亲人的活动。

  这142个陌生的名字始终在余发海脑海里徘徊不去,他日日夜夜翻看写有烈士名字的这几页,边角都翻烂了,又贴上了胶带。“142个伤员救治无效牺牲了,就在我们的土地上安葬。默默无闻地沉睡在这里几十年,不为人知。那他们家里还有没有亲人?知不知道他们牺牲在这里?他们家里是什么状况呢?”

  一大堆疑问充斥在他脑子里,无法入眠,“142个名字就像142个谜题”。

  100余封“查无此人”的信

  带着好奇,余发海开始寻找这142个名字背后的家庭。

  关于烈士的全部线索就来源于石碑上这短短的几行碑文。余发海把碑文内容誊抄在纸上。

  他按照碑文上面的地址寄出信——十五年前,一封普通信2角,挂号信8角。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变成了普通1元2角,挂号8元。再后来有了快递,一封信用快递寄就是20元左右。

  当寻亲在日后成为余发海生活唯一的主题,时间的概念就在他脑海里变得模糊,只能靠物价的变化来记忆过程,“钱都是我自己垫的,条子都留着,攒了一大本。”

  第一年,他寄出去100多封信。但大部分石沉大海,信被退回来,加上一字条,“查无此人”。

  余发海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的家人不回信?”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武汉“封城”简史

武汉“封城”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