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明星娱乐 >

《我在他乡挺好的》编剧虢爽:这个剧本命好

2021-09-01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摘要: “这个剧本命好。我们有想法,平台和公司又有这个需求,正好他们也在思考和尝试做这方面的东西,大家是一拍即合的。”

《我在他乡挺好的》海报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原标题:《我在他乡挺好的》编剧虢爽:了解市场,了解当下的生活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北漂十几年,编剧虢爽和搭档孙麒珺聊过,虽然这座城市很熟悉了,“我们有归属感吗?我们可能没有。”

始终觉得提到家,还是那个遥在东北小镇的家。“但故乡好像变成了陌生的地方,过年过节回到家,会觉得像在度假或者出差;对故乡陌生到连公交站都找不到,甚至上了出租车,说我要去某个地方,师傅跟我说那个地方已经不在了;包括见到一些好多年没见过的人,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故乡也不能给你完全的归属感,因为你对那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已经很陌生的了。”

这似乎是许多人漂泊在外多年的切实感受。回首故乡似他乡,他乡却又不是故乡。“你就像飘在一个时空裂缝一样的地方,没着没落。”虢爽道,“你说像我们这种在外漂的人,到底哪里是家?如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归属的地方?”

这样一个向内生发的疑问,贯穿了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以下简称《他乡》)的全程。12集的周播剧,没有流量大咖,没有大热IP,从开播至今,在豆瓣稳住了8.3分的高口碑。

一集一个主题,如何钩住观众

播出于芒果的季风剧场,《他乡》采取了每集70分钟,共12集的短剧体量,这使得该剧的创作与国内市场主流的45分钟一集,20-40集体量的剧集有了创作上很大的不同。

“以往做长剧集,我们通常以分集来判断节奏,比如说三集、五集、七集,该有一个怎样的起承转合,同一个事件几集做铺垫,几集做爆发,几集做结尾,它是有一个计算方式的。但这次70分钟一集,我们大部分时候,会在一集内完成一个小主题的阐述,完成三条人物线,每条线他们各自问题和事件的起承转合。所以它在结构上要求很高,在一些叙事技巧上要求也更高,然后包括情节量的筛选,如何用最极致的情节或者最少的笔墨把一件事表现明白……我们中间也走了很多弯路,比如结构没有做好,故事没做明白,情节量没掌控好等等,往后修改的时候,平台、麦特公司、监制和导演等各方,都给了很多扎实有用的意见。”虢爽说道。

比如“一集一个主题”的点子,便是由《他乡》背后的出品及制作方麦特文化的团队与编剧团队讨论后提炼得出的建议,作为一个曾参与《心花路放》《美人鱼》《我不是药神》《金刚川》等电影宣发制作,在营销领域颇有经验的公司,麦特文化在剧本阶段给予了对于观众共鸣点、热门话题预测等专业分析参考。“归乡心”、“过生日”、“再相逢”等单集标题,亦出自麦特文化。

而这一叙事形式,令《他乡》每一集略带命题散文的气质,开篇扣题,结尾呼应,中间起承转合为切合主题会有一些精心制造的小巧合小桥段,这种形式喜欢的观众自然喜欢,但也有人提出“太过巧合”的质疑,比如前男友一集,就呈现了一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前男友趣味乱炖。

虢爽坦承有看到大家关于这个的讨论,“其实就多少和结构的限制有关,我们要在一集中讲述一个主题,过于集中就显得太巧合。我觉得大家关注到这一点,确实是对的,确实过于巧合了,但我们还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巧合’的结构下,清晰地阐述主题。”

《他乡》中,四个主要女性角色的配置在国产剧创作中不算少见,但第一集上来就死了一个的,却是在这几年国产剧中罕见的“操作”。“胡晶晶”这个角色开篇自杀,在之后的故事中以回忆形式存在于其他三个女性人物的生活中,在叙事中颇有些不破不立的新颖感。

“说白了,还是希望前几集有一些东西可以抓住观众,所以当时想到了一个人物的死亡,然后这个人的死亡可能跟在异乡的种种压力与不如意相关,借此引出其他几个人物的故事线。”虢爽表示,“虽然是最开始就确定了她的死亡,但在我们推导胡晶晶这个人物的前世今生时,就会越推越觉得好喜欢她也好心疼她。这个人物渐渐丰满之后,我们还是希望她能以更完整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这个故事还是一个‘四姐妹’的人物结构。”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黄轩任第十四届华语青年

黄轩任第十四届华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