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潮流 >

历时5年改造后全面开放,河南博物院——焕新更精彩

2021-02-06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在中华文明遗产地图中,河南博物院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现有17万余件(套),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价值高,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  

  经过5年的抗震加固、改造提升工程和3个月的试开放运行,河南博物院于2020年12月26日向观众全面开放。九大“镇院之宝”全部亮相,16个展厅悉数开放,智慧导览、3D展示、5G互动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全面展现中原文化

  走进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长长的通道在灯光映照下好似一条深邃的时空隧道,引领观众穿越历史。穿过通道,来到大厅,一座气势雄伟的雕塑映入眼帘。雕塑一人居中,奋力推开左右两头大象。河南博物院文化信息中心主任荆书剑说,这座雕塑象征着推开中原地区从远古走向文明的大门,欢迎天下宾客。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是我们的基本陈列,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展示华夏民族文明发展轨迹,反映中原文化的悠久、辉煌及其影响力。”在主展馆一展厅,讲解员徐冰溪向观众介绍道。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共有10个展厅,由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7部分组成,共展出文物5000余件(套),围绕各个历史时期中原都城文化以及都城中的人文生活进行解读。

  “黄河九曲,中原在黄河的襟抱中,是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区。数千年来,有20余个王朝在河南建都,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厚积。”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说,新的展陈在策展视角、展示内容、展现方式上均有显著提升,进一步延伸了历史轴线,丰富了文化内涵,吸收了栾川孙家洞、许昌灵井、新密李家沟、巩义双槐树等遗址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力图更好地展示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母体地位和在黄河文化发展中的核心主干作用。

  特色展览亮点纷呈

  “大家看,这是一支8000多年前的笛子,由鹤骨制成。它特有的音色和音阶,唤醒了来自远古的音乐记忆。请您欣赏一段我们用仿制的骨笛吹奏的旋律。”在“国宝特展”展厅,观众细细端详展柜中的骨笛,侧耳聆听悠远的笛音。

  徐冰溪介绍,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吹管乐器,被誉为“中华第一笛”。它的出土,将中国音乐史的起源往前推了几千年。

  “‘国宝特展’和‘明清河南’专题陈列是与‘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同期亮相的展览,此外还有几个特色鲜明的专题展览也已全面开放。”荆书剑告诉记者,“国宝特展”是河南博物院在展览方面的一个新亮点,特展实行国宝“轮流坐庄”制,每期展示一件国宝。第一个与观众见面的是闻名遐迩的贾湖骨笛。该展览通过实物、图文展示及多媒体手段,向观众介绍贾湖骨笛的发掘、测音及其材料、工艺等情况。

  石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中,深沉雄大的汉代画像石刻、庄严肃穆的陵墓仪仗、琳琅满目的碑志刻石、惟妙惟肖的佛国众相,显示了古代艺术家鬼斧神工的技艺和超凡的审美意趣,带给观众无尽的艺术享受。

  主展馆试运行期间观众没能看到的“镇院之宝”云纹铜禁,在“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中亮相。春秋时期,丹淅流域是楚文化滥觞之地,楚人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次展出的淅川东周楚墓青铜器,以其富丽纹饰和精湛工艺,体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荟萃了明清时期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有漆器、玉器、珐琅器、牙雕、瓷器等,其中清代象牙萝卜、五彩十二月花卉杯等展品备受观众喜爱。

  以人为本创新体验

  “盲盒和藏书票的创意很好,微博的讲解也很好。能火起来,就是因为能给人新的参观体验。”一名网友参观河南博物院后写下留言。

  记者在展厅看到,有文物爱好者围着彩陶双连壶展柜反复观看仍意犹未尽,拿出手机扫描说明牌上的二维码,下载详细的文物信息,戴上耳机边听讲解边观赏文物。

  “我们实现了5G全覆盖,并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融入展陈、社教和参观服务中。语音导览二维码、中英文双语解读、生僻字注音等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荆书剑告诉记者,网友所说的“盲盒”,是河南博物院以“失传的宝物”为主题开发的考古类文创产品。盲盒将仿制的“珍奇宝藏”埋藏其中,让体验者利用内赠的迷你版考古工具挖掘出来,切实感受考古工作者发现历史的惊喜瞬间。河南博物院还以明星文物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等为主题,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将观众喜爱的文物变成可以在手中把玩并赠送亲友的佳品。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

新型肺炎防控期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