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数字化”加速甘肃与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
中新网兰州1月4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4日披露,该省“十三五”文化旅游对外交流成绩斐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价值研究、文化传承、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增进交流,数字化技术促彼此间文化遗产合作不断密切。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甘肃文物文博系统与美国、英国、日本、阿富汗、印度、奥地利等60多个国家进行文物文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举办“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走进联合国”“丝绸之路上的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展”“中国秦汉艺术帝国时代展”“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胡人俑特展”“敦煌建筑艺术展”“丝绸之路文物展”等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外展30余次。
如今,敦煌研究院70多年积累的成套文物保护技术,不仅参与到全国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和应用。
2020年9月底,读者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展示《敦煌法藏文献》的复制品。(资料图) 闫姣 摄
敦煌研究院还与英国王储传统学院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吉尔吉斯斯坦古代城堡遗址研究和保护项目主体任务;成立“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成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首个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将相关科研成果和标准规范向沿线国家推广。
“文物数字化”成为了甘肃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途经之一,敦煌研究院在这方面已有30余年的经验。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数字技术为敦煌文献共享及回归提供了重要途径。
五年来,甘肃打造敦煌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调查完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目录”,与大英图书馆拓展“国际敦煌项目”协议。利用文物数字化技术与英国、法国等收藏敦煌文物的国家相关机构相继开展了“数字敦煌”项目合作,部分境外敦煌文物已实现数字化回归。(完)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中国工人运动的不朽丰碑——二七烈士纪念碑碑
- 东北抗战是党中流砥柱作用的发端
-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用“英雄赞歌”浪漫情怀
- 陈修良:“巾帼岂无翻海鲸”
- 震撼!60多年前永乐宫壁画的大搬迁
- 北京人艺学员班结业 蓝天野:艺术家应把德放第
- 北京人艺表演学员培训班结业:传承“一颗菜”
- 逆风破浪 全域旅游描绘文化繁荣“新画卷”
- 《匠人坊》:探研中国短篇经典
- 温州举办“碧天芳草”系列特展 再现李叔同传奇
- 01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应对人性过于苛责 要弥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肺炎疫情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牵动中国人的心。...[详细]
- 2 作家蒋方舟:非常时期不
- 3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
- 4 “云复工”、 “云签约”
- 5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
- 6 作家沈大成:笔下世界像
- 7 演出按下暂停键 文艺院团
- 8 新晋普里兹克奖得主:构
- 9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
- 10 “会飞的房子”书画大赛
- 11 没有颜料管 就不会有印象
- 12 毕布罗斯:现代文明的重
- 13 借助新媒体推广非遗闽剧
- 14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
- 15乘风破浪一壶酒,让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