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已基本定型?

2021-08-25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在拜登政府上台七个月之际,白宫终于“官宣”。当地时间8月20日,美国白宫发布消息,总统拜登提名前资深外交官、哈佛大学教授尼古拉斯·伯恩斯出任驻华大使。按照程序,伯恩斯的提名须获得国会参议院批准。

  中美关系备受全球关注。关于美驻华大使人选,早在几个月前已引起广泛议论。如今,靴子终于落地。在当前中美关系背景下,这一职位有何特殊性?以伯恩斯近30年的外交经验,以及过往对华政策理念看,他为何能获得拜登的提名?迄今为止,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是否已经定型,或者是已接近定型?

  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家栋进行解读。

  “意料之中”的职业外交官

  其实,白宫正式提名伯恩斯出任驻华大使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在人选正式敲定公布前,各界已不止一次地进行推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此前的报道认为,伯恩斯是拜登的头号人选。白宫4月15日宣布9名驻外大使提名意向时,就有美媒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伯恩斯作为美国驻华大使候选人已经进入终审阶段。

  现年65岁的伯恩斯目前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更受关注的是,伯恩斯是一名老牌外交官,外交经验丰富,其资历在拜登眼中的分量不容小觑。他的外交生涯始于非洲和中东,在美国政府从事外交工作27年。

  多家美媒此前报道称,拜登更倾向于选择资历深厚的职业外交官——专业知识过硬,业务经验丰富,并且对美国务院熟悉。4月中旬拜登提名的9名驻外大使人选,清一色都是职业外交官。这样看来,伯恩斯无疑是驻华大使的合适人选。

  “美国挑选驻外大使有几个标准,对于与美国关系亲近,或者双边关系重要性一般的国家,礼仪性大使较常见。但对于派驻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大使,往往都是精挑细选,事前要综合考量各方因素。”张家栋说。

  他进一步指出,美国派驻重要大国的大使,一般都拥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和丰富的政治经验,其任命往往要经过深思熟虑。这些人中,有些是总统的政治盟友,与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自身经历能够较好适应当前局势;有些则与驻在国有特殊的关系,在目标国家的可接受度较高。

  “在大国的外交履历,有时候还将成为美国某些政坛新锐日后升迁的政治资本。”张家栋说。

  与多位白宫关键人物是老相识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曾指出,美国驻华大使合适人选一般需要具有三个条件,首先必须熟悉中国,其次应当与国会关系良好,再次要能与白宫有效沟通。

  “当前,中美关系已到达新的十字路口,加之美国国内政党恶斗,美国各派政治势力对驻华大使的人选是很挑剔的。总体而言,伯恩斯是比较理想的人选。”金灿荣指出,伯恩斯各方面素质较为全面,研究能力不错,操作能力不错,政治资历也够,而且在民主党内受到信任。

  据美国国务院的信息,伯恩斯曾先后担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乌克兰和欧亚事务高级主任,国务院发言人,美国驻希腊大使和驻北约大使,于2005年至2008年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有观察人士评价,伯恩斯是美国最善于表达的外交发言人之一。

  此外,伯恩斯近些年与拜登团队联系密切,也促使他一跃成为拜登的“心头好”,具备直接与总统及其周围关键人物打交道的能力。

  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以及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等,都是伯恩斯的老相识。2020年,拜登竞选总统,伯恩斯被布林肯聘用为拜登的外交政策顾问。2014年至2017年期间,伯恩斯则在克里的外交事务政策委员会工作,与沙利文的关系很近。

  今年1月被拜登任命为美国总统副助理、国安会印太事务总协调人的库尔特·坎贝尔曾表示:“真正理想的大使,是那种可以让美国总统接听电话的人。”

  “美国派驻重点国家的大使,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跟总统本人关系较好,甚至有时可以不经美国国务院,能够直接与总统本人沟通。他们不一定来自外交体系,其中不少人都是政治人物出身。”张家栋认为,现阶段,为有效管控重要且复杂的中美双边关系,顺畅沟通渠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张家栋指出,伯恩斯不是政治素人,接受过政治锻炼,在美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个人的政治能量以及他与拜登的联系,尤其是多年的私人关系,有利于他今后在新岗位上准确履行职责。相信这项条件也是拜登对驻华大使人选的考量之一。”他说。

  在金灿荣看来,伯恩斯很熟悉外交事务,相信这会有助于他履职后把握好中美关系的分寸。

  对中美关系走向影响几何?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美疾控中心:实际新冠感

美疾控中心:实际新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