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私募看好2021年A股结构性机会

2021-01-28北京新闻网编辑:北京新闻网浏览:


“结构性行情”是被普遍认可的机会。私募机构认为,今年市场仍将延续结构性行情特征,但范围上可能更加聚焦,投资者需要降低收益率预期,在策略上做到攻守兼备。

路在脚下,目标在前方。对于私募行业来说,2020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百亿证券类私募数量翻倍,私募基金总规模逼近16万亿元,多个策略年平均收益超20%……

站在2021年开端,投资者不禁好奇:今年的行情是否会延续火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会?“A股市场在指数层面已经开启长牛慢牛的节奏,而结构性行情将一如过去两年精彩纷呈。”世诚投资乐观地表示。

1 结构性机会可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外经济均带来不小的冲击,而随着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因而,2021年中国经济与企业盈利的增长预期是看好未来市场的重要前提与因素。

“事实上,目前市场对2021年经济和企业盈利的恢复性增长已有较充分的预期。”重阳投资预计,在疫情导致的低基数基础上,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8%-9%的GDP实际增长。反映到企业盈利层面,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长可能回升至15%-20%。其中,预计金融板块盈利增长5%-10%,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长20%-25%。

“在中国信用周期下行、中国与全球经济错位复苏的情况下,我们对本轮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度谨慎乐观,2021年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大幅超预期的概率不大。”重阳投资表示。

在宏观经济层面,星石投资认为,2021年宏观经济绝不仅仅是疫情后的修复,新一轮经济扩张周期正在形成。2021年,中国经济正面临逐步扩大的产能缺口,它来自于供给端长达十年的、漫长而彻底的出清,以及需求端的持续复苏,或将带来新一轮超预期的经济扩张周期,成为经济进一步上行的强大动力。

“经济出清完成,企业盈利将加速回升。”星石投资预计,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有望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

由此,引出一个长期受市场热议的话题:牛市会来吗?

“长牛慢牛”是部分私募机构给出的答案。星石投资指出,2021年,盈利增长有望驱动A股继续长牛慢牛,预计盈利上行幅度能够覆盖估值压缩。

卿云投资总经理杨振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2021年牛市的总体格局会持续,而且不只是今年,可能未来五至十年,中国证券市场牛市的格局都已奠定。原因有三:一是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二是市场生态的治理在逐渐完善,比如注册制、退市制度,还有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的措施慢慢落地,市场生态会越来越好;三是房地产等市场对居民财产的吸引力变小,为资本市场拓宽了资金来源。”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A股政策导向、注册制全面推进以及外资持续流入的情况下,长牛、慢牛行情将是A股未来的主基调,但因为2019年和2020年市场整体表现较好,尤其是核心资产因为机构抱团原因,估值已经明显抬高,所以今年A股市场整体收益预期会下降,同时波动反复的可能性也在加大,风格轮动行情也随时有可能启动。

杨振宁补充道,未来长牛的格局会延续,但是在具体的演进过程中会有很多分化,比如短期的“一九分化”等。

重阳投资认为,2021年市场仍将延续结构性行情特征,但范围上可能更加聚焦,投资者需要降低收益率预期,在策略上做到攻守兼备。

2 权益投资进入新时代

2020年8月,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平稳运行一周年后,创业板的注册制时代正式开启。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或引发“蝴蝶效应”。

北京和聚投资认为,注册制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在精选层IPO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新三板转板细则出炉,主板和中小板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也箭在弦上。注册制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企业上市门槛降低,发行效率得到提升,新股供给增加,新股估值逐渐回归合理。

远策投资认为,权益配置时代已来,关注时代变迁的投资方向。A股在2020年才“三十而已”,权益投资的时代正在到来。只有在经济发展从债权驱动转向股权驱动、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推进、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定价和财富增值发挥更大作用的推动下,这个进程才会开启。

“经济发展模式上,从‘地产驱动机’转向发展硬核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是未来方向,股权文化可以更好的承载创新活动的长期回报特征。”远策投资指出,注册制、监管和退市等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激活了市场对资产的接纳能力和质量控制。而通过机构投资者入市的居民资金已经持续累积起挣钱效应,在和楼市资产的对比下开启居民财富的权益配置。

(来源:北京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京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北京新闻网,http://www.hzmskj.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

减少二十项 新版市场准入